我要申请展位

请拨打咨询电话:010-68784990

请提供您的联系方式,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

  • *请输入公司或者品牌名称
  • *请输入联系人姓名
  • *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
  • 请输入验证码

提示

提交成功!

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,沟通参展事宜。

我知道了
媒体中心

MEDIA CENTER

有了二宝之后,大宝变得粘人了怎么办?【父母课堂】

来源: 金宝贝儿童成长教育 发布时间:2020-12-22 阅读量:2447 标签: 中国特许加盟展  

概述:孩子本来是很有教养,懂礼貌的孩子,但是现在感觉他变得有点唯我独尊。他要什么,就马上要,他爱粘着爷爷,爷爷早上上班,他起床见不到爷爷,就要求奶奶立刻找爷爷回家,让爷爷回房间叫他起床,然后带他一起上班。

孩子38个月了,男孩子,妈妈二胎在坐月子,孩子也在读幼儿园,但是放学后,假期都是由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孩子。

孩子本来是很有教养,懂礼貌的孩子,但是现在感觉他变得有点唯我独尊。他要什么,就马上要,他爱粘着爷爷,爷爷早上上班,他起床见不到爷爷,就要求奶奶立刻找爷爷回家,让爷爷回房间叫他起床,然后带他一起上班。

有时候奶奶被他哭怕了,就打电话叫爷爷回家,妈妈觉得这样不好,要让孩子知道大人是要去上班,不能总围着他转。爸爸也懂得这个道理,每次遇到这种情况,爸爸都会制止奶奶,然后冷处理,让孩子冷静再沟通,一般爸爸在都可以处理好。但是爸爸不在的时候,爷爷奶奶还是被孩子给降服了。该怎么办?

本期金宝贝父母课堂专家Eleven老师

有了二宝之后,大宝变得粘人了怎么办?【父母课堂】  孩子38个月了,男孩子,妈妈二胎在坐月子,孩子也在读幼儿园,但是放学后,假期都是由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孩子。  孩子本来是很有教养,懂礼貌的孩子,但是现在感觉他变得有点唯我独尊。他要什么,就马上要,他爱粘着爷爷,爷爷早上上班,他起床见不到爷爷,就要求奶奶立刻找爷爷回家,让爷爷回房间叫他起床,然后带他一起上班。  有时候奶奶被他哭怕了,就打电话叫爷爷回家,妈妈觉得这样不好,要让孩子知道大人是要去上班,不能总围着他转。爸爸也懂得这个道理,每次遇到这种情况,爸爸都会制止奶奶,然后冷处理,让孩子冷静再沟通,一般爸爸在都可以处理好。但是爸爸不在的时候,爷爷奶奶还是被孩子给降服了。该怎么办?  本期金宝贝父母课堂专家Eleven老师 ????  图1  一般二宝的出生,都会对大宝有很大的冲击,这种冲击准确的说是一种“失控感”。  比如:  原来4个大人只关注我、围着我、眼里只有我,现在他体验到某些“不可控”的因素,在分享大人们的注意力,仿佛他们给我的爱变少了,大人们(对孩子来说是最近的外部世界)不再能那么满足我了。原来我不是他们的中心,一定是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,他们才这样变“心”的。——这可能是孩子的“私人逻辑”。  于是,大宝感到愤怒,愤怒的背后是失望、委屈、害怕失去爱。这种恐惧会促使孩子竭尽全力去争取“即刻满足”,马上兑现,刻不容缓!就像退回到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那样,嗷嗷待哺!用强烈的哭闹唤起大人的焦虑,控制大人满足自己的需求。只有这样,我才能放心,才能证明,你们还是爱我的,我还是重要的。 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“退行”。  “退行”是指:当面临冲突、紧张,特别是挫折的时候,以比较幼稚的行为惹人注意或博人同情,从而降低自己的焦虑。  其中有一种退行叫做“对象退行”,是指在不能从某人那里获得满足时,就转向以前曾获得满足的对象。  比如:在不能获得妈妈的关注和服务时,孩子会转向依恋爷爷,因为爷爷曾经给过孩子比较满足的爱。  图2  所以,孩子必须把爷爷叫来、跟爷爷上班,是在寻求安全和爱,仿佛一个婴儿被妈妈抱着才安详。而不是“没教养“的表现。当然,我们需要做点什么,帮助孩子度过“退行期”。  基本原则是:  1  允许愿望,接纳情绪。——给予孩子尊重、理解和情绪情感上的爱。  2  限制行为,给予替代行为。——也尊重大人、尊重规则,找到“折中的方法”。  具体方法是:  1  无论谁在场,如果能组织语言,就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以下的意思:  “你想爷爷回来是吧?你想跟爷爷去上班,你很喜欢爷爷。”(反馈愿望)  “你有点失望,不高兴,伤心。因为爷爷要上班,你要去幼儿园。”(反馈情绪)  2  注意结合非语言:拥抱拥抱拥抱!  往往这时候,哪怕我们什么都不说,只是抚摸拥抱孩子,表示同情,和孩子的焦虑待一会儿,和我们自己的“无能为力”和着急待一会儿,而不是赶紧去解决问题,孩子和我们都会感觉好一点。  图3  因为我们允许他这样想、这样要求、这样感受、这样哭,但不等于我们一定要完全满足孩子。我们传达的感觉是:你可以这样要求,但我们做不到。我们爱你,在乎你的感受,但不能答应你。  3  告诉孩子大人的需求,邀请孩子一起参与解决问题,找“折中方法”。  “爷爷也想陪你,但爷爷要上班。”  “有没有办法,既让你接受,也让大人能接受?”  “我们一起想办法,我们可以都高兴的办法,肯定有的。”  哪怕孩子回答不出来,也要问这样的问题,因为长期收益是孩子学会了“合作思维”:就是想办法解决冲突,养成寻找“双赢方式”的思维习惯。就是自己重要,别人也重要。  【注意】这里最好说“彼此都接受”,而不是“彼此都满意”。因为任何“折中方法”都不如“爷爷回来”让孩子最满意。所以,我们要用“你能接受,我也能接受”这样的词汇。  4  大人提供“折中的选择”(即替代方案)。  孩子回答不出来时,大人可以提供“折中的选择”。比如:  给爷爷打电话哭一会儿;  给爷爷发微信表情,发很多很多想念的、搞笑的表情;  用手机把爷爷叫孩子起床的录音放给孩子听,或干脆用“起床录音”叫醒孩子;  用爷爷和孩子一起聊天玩耍、吃东西、唱歌的视频,作为每天不一样的“叫醒服务”。  以上替代方案,可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意,每次给孩子2个选择,请他来决定,用哪个方法。如果不选或选不出,再给第三个第四个等。或在这种启发下,允许孩子自己提方案,比如:下班给我带酸奶等。如果大人可以接受,就达成一致。  【注意】给选择的前提是,孩子的情绪缓解了一点之后,才能听进去。不要在一开始就给选择。  图4  5  最后,不要期待孩子完全开心地接受,表示同情即可。  哪怕孩子情绪好点了,也基本达成了一致,也不要期待孩子是完全恢复开心的。因为孩子很可能接受了“爷爷不能回来的事实”,因为我们足够温和而坚定,但孩子依然会表达他的不满,比如:讨厌啊,我不喜欢这个规矩啊等等。这时候,我们只需要表示同情,回到步骤1即可。时间久了,孩子就能很快转移他的注意力,和调节他的情绪了。  其次,在平时,父母可以设置陪大宝的“特别时光”。比如每天专门10分钟,妈妈和大宝讲绘本,爸爸给大宝洗澡等,让孩子感到,每天爸爸妈妈都有一段时间是专属于自己的。  另外,父母不在场的时候,尽可能去影响爷爷奶奶采用以上的说法和做法,但不强求。毕竟,奶奶的能力有限,她比较容易被孩子的情绪“操纵”的话,如果爷爷也能接受,就回来;如果爷爷奶奶都不能接受,就把上述替代方案告诉他们,请他们也想一些自己觉得可行的替代方案。  “退行期”总会过去,只要大人能理解孩子,先给予爱,再找到替代方案。  最后,我想说,在这么特殊的时期,让孩子控制一把,又怎么样?“控制感”,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,尤其对于0-5岁的孩子来说,外部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,是与“我”的内部需求一致的。这种安全感,其实是很珍贵的。

一般二宝的出生,都会对大宝有很大的冲击,这种冲击准确的说是一种“失控感”。

比如:

原来4个大人只关注我、围着我、眼里只有我,现在他体验到某些“不可控”的因素,在分享大人们的注意力,仿佛他们给我的爱变少了,大人们(对孩子来说是最近的外部世界)不再能那么满足我了。原来我不是他们的中心,一定是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,他们才这样变“心”的。——这可能是孩子的“私人逻辑”。

于是,大宝感到愤怒,愤怒的背后是失望、委屈、害怕失去爱。这种恐惧会促使孩子竭尽全力去争取“即刻满足”,马上兑现,刻不容缓!就像退回到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那样,嗷嗷待哺!用强烈的哭闹唤起大人的焦虑,控制大人满足自己的需求。只有这样,我才能放心,才能证明,你们还是爱我的,我还是重要的。

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“退行”。

“退行”是指:当面临冲突、紧张,特别是挫折的时候,以比较幼稚的行为惹人注意或博人同情,从而降低自己的焦虑。

其中有一种退行叫做“对象退行”,是指在不能从某人那里获得满足时,就转向以前曾获得满足的对象。

比如:在不能获得妈妈的关注和服务时,孩子会转向依恋爷爷,因为爷爷曾经给过孩子比较满足的爱。

有了二宝之后,大宝变得粘人了怎么办?【父母课堂】  孩子38个月了,男孩子,妈妈二胎在坐月子,孩子也在读幼儿园,但是放学后,假期都是由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孩子。  孩子本来是很有教养,懂礼貌的孩子,但是现在感觉他变得有点唯我独尊。他要什么,就马上要,他爱粘着爷爷,爷爷早上上班,他起床见不到爷爷,就要求奶奶立刻找爷爷回家,让爷爷回房间叫他起床,然后带他一起上班。  有时候奶奶被他哭怕了,就打电话叫爷爷回家,妈妈觉得这样不好,要让孩子知道大人是要去上班,不能总围着他转。爸爸也懂得这个道理,每次遇到这种情况,爸爸都会制止奶奶,然后冷处理,让孩子冷静再沟通,一般爸爸在都可以处理好。但是爸爸不在的时候,爷爷奶奶还是被孩子给降服了。该怎么办?  本期金宝贝父母课堂专家Eleven老师 ????  图1  一般二宝的出生,都会对大宝有很大的冲击,这种冲击准确的说是一种“失控感”。  比如:  原来4个大人只关注我、围着我、眼里只有我,现在他体验到某些“不可控”的因素,在分享大人们的注意力,仿佛他们给我的爱变少了,大人们(对孩子来说是最近的外部世界)不再能那么满足我了。原来我不是他们的中心,一定是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,他们才这样变“心”的。——这可能是孩子的“私人逻辑”。  于是,大宝感到愤怒,愤怒的背后是失望、委屈、害怕失去爱。这种恐惧会促使孩子竭尽全力去争取“即刻满足”,马上兑现,刻不容缓!就像退回到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那样,嗷嗷待哺!用强烈的哭闹唤起大人的焦虑,控制大人满足自己的需求。只有这样,我才能放心,才能证明,你们还是爱我的,我还是重要的。 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“退行”。  “退行”是指:当面临冲突、紧张,特别是挫折的时候,以比较幼稚的行为惹人注意或博人同情,从而降低自己的焦虑。  其中有一种退行叫做“对象退行”,是指在不能从某人那里获得满足时,就转向以前曾获得满足的对象。  比如:在不能获得妈妈的关注和服务时,孩子会转向依恋爷爷,因为爷爷曾经给过孩子比较满足的爱。  图2  所以,孩子必须把爷爷叫来、跟爷爷上班,是在寻求安全和爱,仿佛一个婴儿被妈妈抱着才安详。而不是“没教养“的表现。当然,我们需要做点什么,帮助孩子度过“退行期”。  基本原则是:  1  允许愿望,接纳情绪。——给予孩子尊重、理解和情绪情感上的爱。  2  限制行为,给予替代行为。——也尊重大人、尊重规则,找到“折中的方法”。  具体方法是:  1  无论谁在场,如果能组织语言,就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以下的意思:  “你想爷爷回来是吧?你想跟爷爷去上班,你很喜欢爷爷。”(反馈愿望)  “你有点失望,不高兴,伤心。因为爷爷要上班,你要去幼儿园。”(反馈情绪)  2  注意结合非语言:拥抱拥抱拥抱!  往往这时候,哪怕我们什么都不说,只是抚摸拥抱孩子,表示同情,和孩子的焦虑待一会儿,和我们自己的“无能为力”和着急待一会儿,而不是赶紧去解决问题,孩子和我们都会感觉好一点。  图3  因为我们允许他这样想、这样要求、这样感受、这样哭,但不等于我们一定要完全满足孩子。我们传达的感觉是:你可以这样要求,但我们做不到。我们爱你,在乎你的感受,但不能答应你。  3  告诉孩子大人的需求,邀请孩子一起参与解决问题,找“折中方法”。  “爷爷也想陪你,但爷爷要上班。”  “有没有办法,既让你接受,也让大人能接受?”  “我们一起想办法,我们可以都高兴的办法,肯定有的。”  哪怕孩子回答不出来,也要问这样的问题,因为长期收益是孩子学会了“合作思维”:就是想办法解决冲突,养成寻找“双赢方式”的思维习惯。就是自己重要,别人也重要。  【注意】这里最好说“彼此都接受”,而不是“彼此都满意”。因为任何“折中方法”都不如“爷爷回来”让孩子最满意。所以,我们要用“你能接受,我也能接受”这样的词汇。  4  大人提供“折中的选择”(即替代方案)。  孩子回答不出来时,大人可以提供“折中的选择”。比如:  给爷爷打电话哭一会儿;  给爷爷发微信表情,发很多很多想念的、搞笑的表情;  用手机把爷爷叫孩子起床的录音放给孩子听,或干脆用“起床录音”叫醒孩子;  用爷爷和孩子一起聊天玩耍、吃东西、唱歌的视频,作为每天不一样的“叫醒服务”。  以上替代方案,可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意,每次给孩子2个选择,请他来决定,用哪个方法。如果不选或选不出,再给第三个第四个等。或在这种启发下,允许孩子自己提方案,比如:下班给我带酸奶等。如果大人可以接受,就达成一致。  【注意】给选择的前提是,孩子的情绪缓解了一点之后,才能听进去。不要在一开始就给选择。  图4  5  最后,不要期待孩子完全开心地接受,表示同情即可。  哪怕孩子情绪好点了,也基本达成了一致,也不要期待孩子是完全恢复开心的。因为孩子很可能接受了“爷爷不能回来的事实”,因为我们足够温和而坚定,但孩子依然会表达他的不满,比如:讨厌啊,我不喜欢这个规矩啊等等。这时候,我们只需要表示同情,回到步骤1即可。时间久了,孩子就能很快转移他的注意力,和调节他的情绪了。  其次,在平时,父母可以设置陪大宝的“特别时光”。比如每天专门10分钟,妈妈和大宝讲绘本,爸爸给大宝洗澡等,让孩子感到,每天爸爸妈妈都有一段时间是专属于自己的。  另外,父母不在场的时候,尽可能去影响爷爷奶奶采用以上的说法和做法,但不强求。毕竟,奶奶的能力有限,她比较容易被孩子的情绪“操纵”的话,如果爷爷也能接受,就回来;如果爷爷奶奶都不能接受,就把上述替代方案告诉他们,请他们也想一些自己觉得可行的替代方案。  “退行期”总会过去,只要大人能理解孩子,先给予爱,再找到替代方案。  最后,我想说,在这么特殊的时期,让孩子控制一把,又怎么样?“控制感”,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,尤其对于0-5岁的孩子来说,外部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,是与“我”的内部需求一致的。这种安全感,其实是很珍贵的。

所以,孩子必须把爷爷叫来、跟爷爷上班,是在寻求安全和爱,仿佛一个婴儿被妈妈抱着才安详。而不是“没教养“的表现。当然,我们需要做点什么,帮助孩子度过“退行期”。

基本原则是:

1允许愿望,接纳情绪。——给予孩子尊重、理解和情绪情感上的爱。

2限制行为,给予替代行为。——也尊重大人、尊重规则,找到“折中的方法”。

具体方法是:

1无论谁在场,如果能组织语言,就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以下的意思:

“你想爷爷回来是吧?你想跟爷爷去上班,你很喜欢爷爷。”(反馈愿望)

“你有点失望,不高兴,伤心。因为爷爷要上班,你要去幼儿园。”(反馈情绪)

2注意结合非语言:拥抱拥抱拥抱!

往往这时候,哪怕我们什么都不说,只是抚摸拥抱孩子,表示同情,和孩子的焦虑待一会儿,和我们自己的“无能为力”和着急待一会儿,而不是赶紧去解决问题,孩子和我们都会感觉好一点。

有了二宝之后,大宝变得粘人了怎么办?【父母课堂】  孩子38个月了,男孩子,妈妈二胎在坐月子,孩子也在读幼儿园,但是放学后,假期都是由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孩子。  孩子本来是很有教养,懂礼貌的孩子,但是现在感觉他变得有点唯我独尊。他要什么,就马上要,他爱粘着爷爷,爷爷早上上班,他起床见不到爷爷,就要求奶奶立刻找爷爷回家,让爷爷回房间叫他起床,然后带他一起上班。  有时候奶奶被他哭怕了,就打电话叫爷爷回家,妈妈觉得这样不好,要让孩子知道大人是要去上班,不能总围着他转。爸爸也懂得这个道理,每次遇到这种情况,爸爸都会制止奶奶,然后冷处理,让孩子冷静再沟通,一般爸爸在都可以处理好。但是爸爸不在的时候,爷爷奶奶还是被孩子给降服了。该怎么办?  本期金宝贝父母课堂专家Eleven老师 ????  图1  一般二宝的出生,都会对大宝有很大的冲击,这种冲击准确的说是一种“失控感”。  比如:  原来4个大人只关注我、围着我、眼里只有我,现在他体验到某些“不可控”的因素,在分享大人们的注意力,仿佛他们给我的爱变少了,大人们(对孩子来说是最近的外部世界)不再能那么满足我了。原来我不是他们的中心,一定是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,他们才这样变“心”的。——这可能是孩子的“私人逻辑”。  于是,大宝感到愤怒,愤怒的背后是失望、委屈、害怕失去爱。这种恐惧会促使孩子竭尽全力去争取“即刻满足”,马上兑现,刻不容缓!就像退回到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那样,嗷嗷待哺!用强烈的哭闹唤起大人的焦虑,控制大人满足自己的需求。只有这样,我才能放心,才能证明,你们还是爱我的,我还是重要的。 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“退行”。  “退行”是指:当面临冲突、紧张,特别是挫折的时候,以比较幼稚的行为惹人注意或博人同情,从而降低自己的焦虑。  其中有一种退行叫做“对象退行”,是指在不能从某人那里获得满足时,就转向以前曾获得满足的对象。  比如:在不能获得妈妈的关注和服务时,孩子会转向依恋爷爷,因为爷爷曾经给过孩子比较满足的爱。  图2  所以,孩子必须把爷爷叫来、跟爷爷上班,是在寻求安全和爱,仿佛一个婴儿被妈妈抱着才安详。而不是“没教养“的表现。当然,我们需要做点什么,帮助孩子度过“退行期”。  基本原则是:  1  允许愿望,接纳情绪。——给予孩子尊重、理解和情绪情感上的爱。  2  限制行为,给予替代行为。——也尊重大人、尊重规则,找到“折中的方法”。  具体方法是:  1  无论谁在场,如果能组织语言,就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以下的意思:  “你想爷爷回来是吧?你想跟爷爷去上班,你很喜欢爷爷。”(反馈愿望)  “你有点失望,不高兴,伤心。因为爷爷要上班,你要去幼儿园。”(反馈情绪)  2  注意结合非语言:拥抱拥抱拥抱!  往往这时候,哪怕我们什么都不说,只是抚摸拥抱孩子,表示同情,和孩子的焦虑待一会儿,和我们自己的“无能为力”和着急待一会儿,而不是赶紧去解决问题,孩子和我们都会感觉好一点。  图3  因为我们允许他这样想、这样要求、这样感受、这样哭,但不等于我们一定要完全满足孩子。我们传达的感觉是:你可以这样要求,但我们做不到。我们爱你,在乎你的感受,但不能答应你。  3  告诉孩子大人的需求,邀请孩子一起参与解决问题,找“折中方法”。  “爷爷也想陪你,但爷爷要上班。”  “有没有办法,既让你接受,也让大人能接受?”  “我们一起想办法,我们可以都高兴的办法,肯定有的。”  哪怕孩子回答不出来,也要问这样的问题,因为长期收益是孩子学会了“合作思维”:就是想办法解决冲突,养成寻找“双赢方式”的思维习惯。就是自己重要,别人也重要。  【注意】这里最好说“彼此都接受”,而不是“彼此都满意”。因为任何“折中方法”都不如“爷爷回来”让孩子最满意。所以,我们要用“你能接受,我也能接受”这样的词汇。  4  大人提供“折中的选择”(即替代方案)。  孩子回答不出来时,大人可以提供“折中的选择”。比如:  给爷爷打电话哭一会儿;  给爷爷发微信表情,发很多很多想念的、搞笑的表情;  用手机把爷爷叫孩子起床的录音放给孩子听,或干脆用“起床录音”叫醒孩子;  用爷爷和孩子一起聊天玩耍、吃东西、唱歌的视频,作为每天不一样的“叫醒服务”。  以上替代方案,可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意,每次给孩子2个选择,请他来决定,用哪个方法。如果不选或选不出,再给第三个第四个等。或在这种启发下,允许孩子自己提方案,比如:下班给我带酸奶等。如果大人可以接受,就达成一致。  【注意】给选择的前提是,孩子的情绪缓解了一点之后,才能听进去。不要在一开始就给选择。  图4  5  最后,不要期待孩子完全开心地接受,表示同情即可。  哪怕孩子情绪好点了,也基本达成了一致,也不要期待孩子是完全恢复开心的。因为孩子很可能接受了“爷爷不能回来的事实”,因为我们足够温和而坚定,但孩子依然会表达他的不满,比如:讨厌啊,我不喜欢这个规矩啊等等。这时候,我们只需要表示同情,回到步骤1即可。时间久了,孩子就能很快转移他的注意力,和调节他的情绪了。  其次,在平时,父母可以设置陪大宝的“特别时光”。比如每天专门10分钟,妈妈和大宝讲绘本,爸爸给大宝洗澡等,让孩子感到,每天爸爸妈妈都有一段时间是专属于自己的。  另外,父母不在场的时候,尽可能去影响爷爷奶奶采用以上的说法和做法,但不强求。毕竟,奶奶的能力有限,她比较容易被孩子的情绪“操纵”的话,如果爷爷也能接受,就回来;如果爷爷奶奶都不能接受,就把上述替代方案告诉他们,请他们也想一些自己觉得可行的替代方案。  “退行期”总会过去,只要大人能理解孩子,先给予爱,再找到替代方案。  最后,我想说,在这么特殊的时期,让孩子控制一把,又怎么样?“控制感”,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,尤其对于0-5岁的孩子来说,外部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,是与“我”的内部需求一致的。这种安全感,其实是很珍贵的。

因为我们允许他这样想、这样要求、这样感受、这样哭,但不等于我们一定要完全满足孩子。我们传达的感觉是:你可以这样要求,但我们做不到。我们爱你,在乎你的感受,但不能答应你。

3告诉孩子大人的需求,邀请孩子一起参与解决问题,找“折中方法”。

“爷爷也想陪你,但爷爷要上班。”

“有没有办法,既让你接受,也让大人能接受?”

“我们一起想办法,我们可以都高兴的办法,肯定有的。”

哪怕孩子回答不出来,也要问这样的问题,因为长期收益是孩子学会了“合作思维”:就是想办法解决冲突,养成寻找“双赢方式”的思维习惯。就是自己重要,别人也重要。

【注意】这里最好说“彼此都接受”,而不是“彼此都满意”。因为任何“折中方法”都不如“爷爷回来”让孩子最满意。所以,我们要用“你能接受,我也能接受”这样的词汇。

4大人提供“折中的选择”(即替代方案)。

孩子回答不出来时,大人可以提供“折中的选择”。比如:

给爷爷打电话哭一会儿;

给爷爷发微信表情,发很多很多想念的、搞笑的表情;

用手机把爷爷叫孩子起床的录音放给孩子听,或干脆用“起床录音”叫醒孩子;

用爷爷和孩子一起聊天玩耍、吃东西、唱歌的视频,作为每天不一样的“叫醒服务”。

以上替代方案,可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意,每次给孩子2个选择,请他来决定,用哪个方法。如果不选或选不出,再给第三个第四个等。或在这种启发下,允许孩子自己提方案,比如:下班给我带酸奶等。如果大人可以接受,就达成一致。

【注意】给选择的前提是,孩子的情绪缓解了一点之后,才能听进去。不要在一开始就给选择。

有了二宝之后,大宝变得粘人了怎么办?【父母课堂】  孩子38个月了,男孩子,妈妈二胎在坐月子,孩子也在读幼儿园,但是放学后,假期都是由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孩子。  孩子本来是很有教养,懂礼貌的孩子,但是现在感觉他变得有点唯我独尊。他要什么,就马上要,他爱粘着爷爷,爷爷早上上班,他起床见不到爷爷,就要求奶奶立刻找爷爷回家,让爷爷回房间叫他起床,然后带他一起上班。  有时候奶奶被他哭怕了,就打电话叫爷爷回家,妈妈觉得这样不好,要让孩子知道大人是要去上班,不能总围着他转。爸爸也懂得这个道理,每次遇到这种情况,爸爸都会制止奶奶,然后冷处理,让孩子冷静再沟通,一般爸爸在都可以处理好。但是爸爸不在的时候,爷爷奶奶还是被孩子给降服了。该怎么办?  本期金宝贝父母课堂专家Eleven老师 ????  图1  一般二宝的出生,都会对大宝有很大的冲击,这种冲击准确的说是一种“失控感”。  比如:  原来4个大人只关注我、围着我、眼里只有我,现在他体验到某些“不可控”的因素,在分享大人们的注意力,仿佛他们给我的爱变少了,大人们(对孩子来说是最近的外部世界)不再能那么满足我了。原来我不是他们的中心,一定是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,他们才这样变“心”的。——这可能是孩子的“私人逻辑”。  于是,大宝感到愤怒,愤怒的背后是失望、委屈、害怕失去爱。这种恐惧会促使孩子竭尽全力去争取“即刻满足”,马上兑现,刻不容缓!就像退回到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那样,嗷嗷待哺!用强烈的哭闹唤起大人的焦虑,控制大人满足自己的需求。只有这样,我才能放心,才能证明,你们还是爱我的,我还是重要的。 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“退行”。  “退行”是指:当面临冲突、紧张,特别是挫折的时候,以比较幼稚的行为惹人注意或博人同情,从而降低自己的焦虑。  其中有一种退行叫做“对象退行”,是指在不能从某人那里获得满足时,就转向以前曾获得满足的对象。  比如:在不能获得妈妈的关注和服务时,孩子会转向依恋爷爷,因为爷爷曾经给过孩子比较满足的爱。  图2  所以,孩子必须把爷爷叫来、跟爷爷上班,是在寻求安全和爱,仿佛一个婴儿被妈妈抱着才安详。而不是“没教养“的表现。当然,我们需要做点什么,帮助孩子度过“退行期”。  基本原则是:  1  允许愿望,接纳情绪。——给予孩子尊重、理解和情绪情感上的爱。  2  限制行为,给予替代行为。——也尊重大人、尊重规则,找到“折中的方法”。  具体方法是:  1  无论谁在场,如果能组织语言,就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以下的意思:  “你想爷爷回来是吧?你想跟爷爷去上班,你很喜欢爷爷。”(反馈愿望)  “你有点失望,不高兴,伤心。因为爷爷要上班,你要去幼儿园。”(反馈情绪)  2  注意结合非语言:拥抱拥抱拥抱!  往往这时候,哪怕我们什么都不说,只是抚摸拥抱孩子,表示同情,和孩子的焦虑待一会儿,和我们自己的“无能为力”和着急待一会儿,而不是赶紧去解决问题,孩子和我们都会感觉好一点。  图3  因为我们允许他这样想、这样要求、这样感受、这样哭,但不等于我们一定要完全满足孩子。我们传达的感觉是:你可以这样要求,但我们做不到。我们爱你,在乎你的感受,但不能答应你。  3  告诉孩子大人的需求,邀请孩子一起参与解决问题,找“折中方法”。  “爷爷也想陪你,但爷爷要上班。”  “有没有办法,既让你接受,也让大人能接受?”  “我们一起想办法,我们可以都高兴的办法,肯定有的。”  哪怕孩子回答不出来,也要问这样的问题,因为长期收益是孩子学会了“合作思维”:就是想办法解决冲突,养成寻找“双赢方式”的思维习惯。就是自己重要,别人也重要。  【注意】这里最好说“彼此都接受”,而不是“彼此都满意”。因为任何“折中方法”都不如“爷爷回来”让孩子最满意。所以,我们要用“你能接受,我也能接受”这样的词汇。  4  大人提供“折中的选择”(即替代方案)。  孩子回答不出来时,大人可以提供“折中的选择”。比如:  给爷爷打电话哭一会儿;  给爷爷发微信表情,发很多很多想念的、搞笑的表情;  用手机把爷爷叫孩子起床的录音放给孩子听,或干脆用“起床录音”叫醒孩子;  用爷爷和孩子一起聊天玩耍、吃东西、唱歌的视频,作为每天不一样的“叫醒服务”。  以上替代方案,可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意,每次给孩子2个选择,请他来决定,用哪个方法。如果不选或选不出,再给第三个第四个等。或在这种启发下,允许孩子自己提方案,比如:下班给我带酸奶等。如果大人可以接受,就达成一致。  【注意】给选择的前提是,孩子的情绪缓解了一点之后,才能听进去。不要在一开始就给选择。  图4  5  最后,不要期待孩子完全开心地接受,表示同情即可。  哪怕孩子情绪好点了,也基本达成了一致,也不要期待孩子是完全恢复开心的。因为孩子很可能接受了“爷爷不能回来的事实”,因为我们足够温和而坚定,但孩子依然会表达他的不满,比如:讨厌啊,我不喜欢这个规矩啊等等。这时候,我们只需要表示同情,回到步骤1即可。时间久了,孩子就能很快转移他的注意力,和调节他的情绪了。  其次,在平时,父母可以设置陪大宝的“特别时光”。比如每天专门10分钟,妈妈和大宝讲绘本,爸爸给大宝洗澡等,让孩子感到,每天爸爸妈妈都有一段时间是专属于自己的。  另外,父母不在场的时候,尽可能去影响爷爷奶奶采用以上的说法和做法,但不强求。毕竟,奶奶的能力有限,她比较容易被孩子的情绪“操纵”的话,如果爷爷也能接受,就回来;如果爷爷奶奶都不能接受,就把上述替代方案告诉他们,请他们也想一些自己觉得可行的替代方案。  “退行期”总会过去,只要大人能理解孩子,先给予爱,再找到替代方案。  最后,我想说,在这么特殊的时期,让孩子控制一把,又怎么样?“控制感”,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,尤其对于0-5岁的孩子来说,外部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,是与“我”的内部需求一致的。这种安全感,其实是很珍贵的。

5最后,不要期待孩子完全开心地接受,表示同情即可。

哪怕孩子情绪好点了,也基本达成了一致,也不要期待孩子是完全恢复开心的。因为孩子很可能接受了“爷爷不能回来的事实”,因为我们足够温和而坚定,但孩子依然会表达他的不满,比如:讨厌啊,我不喜欢这个规矩啊等等。这时候,我们只需要表示同情,回到步骤1即可。时间久了,孩子就能很快转移他的注意力,和调节他的情绪了。

其次,在平时,父母可以设置陪大宝的“特别时光”。比如每天专门10分钟,妈妈和大宝讲绘本,爸爸给大宝洗澡等,让孩子感到,每天爸爸妈妈都有一段时间是专属于自己的。

另外,父母不在场的时候,尽可能去影响爷爷奶奶采用以上的说法和做法,但不强求。毕竟,奶奶的能力有限,她比较容易被孩子的情绪“操纵”的话,如果爷爷也能接受,就回来;如果爷爷奶奶都不能接受,就把上述替代方案告诉他们,请他们也想一些自己觉得可行的替代方案。

“退行期”总会过去,只要大人能理解孩子,先给予爱,再找到替代方案。

最后,我想说,在这么特殊的时期,让孩子控制一把,又怎么样?“控制感”,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,尤其对于0-5岁的孩子来说,外部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,是与“我”的内部需求一致的。这种安全感,其实是很珍贵的。


声明:该文章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010-68784990

企业参展咨询